娶老婆時候要準備禮金是一直延續(xù)至今的風俗習慣,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已經取消了這樣子的習俗,而有些地方卻不斷在上漲。因此,彩禮給多少有時候會成為一個矛盾點。而在解決了禮金的價格之后,所有權又變成了另外一個問題。
那么,結婚禮金應該是給女方還是女方父母的呢?
在古代,彩禮是作為給女方父母的感謝費,亦或者說是對于父母的贍養(yǎng)費。彩禮又稱之為“聘禮”,就是結婚前男方給女方家的錢或者物,本意上是感謝女方父母這么多年把女兒養(yǎng)大成人的意思。所以這個錢應該是歸屬與女方的財產,是屬于娘家的。
女方在之前的十幾二十年中,父母撫養(yǎng)其長大,如今出嫁,之后便不能贍養(yǎng)父母,因此夫家需要將彩禮錢作為給女方父母的贍養(yǎng)錢。而古代的嫁妝是女方的私有財產。
但是在現代,有些地方也會用嫁妝作為還禮或者直接返回彩禮。一般情況下彩禮錢都會給女方父母之后,由父母交給女方。一般而言,父母都不會動彩禮錢,而是交給女兒,讓女兒自己保管,一般是會作為女方的私房錢保管。
但是,也有不少的夫妻是將彩禮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,這是女方父母收彩禮之后要返還,由女方攜帶返還,而返還之后一般作為小夫妻的共同財產經營。
然而,在現代,女方家父母收彩禮之后自己用的現象也有。
總而言之,禮金是給女方父母還是給女方還是由父母決定的,一般女方父母都會交給女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