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2765
你可以不給,冠名權(quán)給女方就可以了,現(xiàn)在也有很多不收彩禮的女方,但是冠名權(quán)和女方的個人可支配收入都由女方說了算,日常生活女方也不會像保姆一樣照顧你的日常起居。
彩禮是中國舊時婚禮程序之一,又稱財禮、聘禮、聘財?shù)取N覈怨乓詠砘橐龅木喗Y(jié),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、聘禮的習俗,這種聘金、聘禮俗稱“彩禮”。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,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,《儀禮》中有詳細規(guī)制,整套儀式合為“六禮”,西周時確立并為歷朝所沿襲的“六禮”婚姻制度,是“彩禮”習俗的來源。
“六禮”即: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征、請期、親迎,六禮中的“納征”是送聘財,就相當于現(xiàn)在所講的“彩禮”。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(xù)。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征,征是成功的意思,即送彩禮之后,婚約正式締結(jié),一般不得反悔。若有反悔時,若女方反悔,彩禮要退還男方的;若男方反悔,則彩禮一般不退。
在買賣婚姻中,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,有的地區(qū)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。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,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(jīng)濟狀況而定。中國改革開放以后,“結(jié)婚彩禮錢”,一詞躍然于中國社會婚姻風俗中,在20世紀70年代末,“結(jié)婚彩禮錢”主要花費區(qū)域是有四大件之稱的“自行車、縫紉機、收音機和手表”,后人沿用“四大件”之說,表達“結(jié)婚彩禮錢”的內(nèi)涵。 20世紀70年代“四大件”具體包括自行車、縫紉機、收音機和手表。人們也形象地稱其為“蹬蹬、轉(zhuǎn)轉(zhuǎn)、聽聽、看看”。20世紀80年代“四大件”是電視機、電冰箱、洗衣機和電風扇。 20世紀90年代“四大件”是在80年代基礎上稍微有點調(diào)整:冰箱、彩電、空調(diào)、洗衣機。 2000年至2009年,這十年中,關于這十年間的“四大件”說法,爭議很大,最早有“房子、車子、票子和保險”四大件之說,按照現(xiàn)在結(jié)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“房子和車子,穩(wěn)定的工作”一說,應該比較靠譜,當然也還有其它說辭。
實際上,彩禮一般給多少錢在國內(nèi)沒有一個確定的數(shù)值,一般來說,北上廣這種一線的大城市的彩禮數(shù)額比較巨大,從5萬到幾十萬元不等,而二線城市的彩禮價格也要將近5萬元。更多的時候是與男方家庭狀況以及能力負擔緊密相聯(lián),但是一般主張在男方的能力范圍之內(nèi)象征性地給一份彩禮就可以了,三金的話兩家也可以商量著來。
登錄即表示同意同意《婚禮紀用戶協(xié)議》
還差一步,綁定手機號